01/02/2018 下午03:22
[謎米經濟金融]不過,又難怪香港人對民意調查情有獨鍾。原本有根有據的成本效益分析,經過政府專家高鐵、三跑等顧問報告,幾十年幾百億吹到天花龍鳳,公信力破壞得七七八八,到頭來還是民意壓力最實在最易明,人多勢眾勝過實證為本。 應用練習題:有大學專家發現四成家長認為一般香港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偏低。你認為偏低的其實是甚麼?
25/01/2018 下午04:02
[謎米港聞]加煙稅刺激私煙需求,本地反煙團體常以欠官方數據為由年年建議加煙稅。多得運輸署,我們有數據分析增加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對市場的影響。加稅後,由2017年4月至10月,半年間電動車登記總數上升了不到0.3%,比一年前的30%暴跌百倍。
24/01/2018 上午11:45
[謎米經濟金融]買樓又好,買股又好,平均每年的實質回報皆可觀(每年回報10.4%,30年後財富上升19.5倍;每年回報6.5%,30年後財富上升6.6倍)。將錢拿去作市場需求大的知識投資,撇除學習過程中的快樂或痛苦,實質回報也不會遜色。這項研究對香港人最大的啟示,是私人投資的回報不容忽視,政府花錢花得其所的門檻其實相當高。新一年財政預算案即將公佈,如無意外政府又會有千億盈餘,如無意外是政府儲備又會破紀錄。政府支出的回報有幾高?高鐵的經驗不是個別例子,政府愈多錢愈身痕的經驗規律下,亂花錢興建大白象是個明顯趨勢。還富於民的有力理由,就是政府投資回報愈來愈低,讓錢回到市民手裡反而有可觀投資增長。
23/01/2018 下午06:18
[謎米港聞]在法律上如何才算是「左手交右手」張達棠主席應該知道得比我多。不過,多承建商參與投標,是否就代表沒有圍標? 表面上,競爭程度與參與投標的承建商數目應該成一定正比。不過,過往不少案例都發現幾間承建商可以互相秘密協議,內定中標者,再一起以高價投標(亦即所謂的陪標),以營造競爭激烈的盛況。 我早前分析過傳真社有關屋苑大維修投標數據,發現在2012年底政府推行強制驗樓以後屋苑大維修的中標價大幅上升。但即使在強制驗樓實施後,每單大維修都維持平均有10間或8間承建商參與投標。